3月28日的涟源市的天空,被连日的阴雨笼罩成一片灰蒙蒙,去往荷塘镇塘湾中学的路途急弯连绵而且泥泞崎岖,但这并没有影响传承助学会志愿者们的热切心情,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志愿者颜沛然、蒋和生、朱琪桂、罗早梅和王姣一行五人再次走进了受助学生戴景鑫家中。
戴景鑫家中的境况,依然难免让志愿者们感到心酸与沉重,年满八十身体每况愈下的爷爷,瘫痪在床十多年没有丝毫自理能力的奶奶,完全神志不清整日东游西荡的父亲,不堪贫苦远遁他乡音讯缈无实际已完全割舍了这个家庭的名义上的母亲,一个读高中花费较大的哥哥,读初中的戴景鑫是老二,再加上还在小学的妹妹,构成这个家庭的人口,除了消费者,没有一个收入的创造者。
当天是上学日,志愿者向戴景鑫的爷爷发放了传承助学金并同他交流沟通,戴爷爷是一名老共产党员,言语间有着对生活苦难的坚定与淡定,虽然他的话里没有流露出悲伤与重负,但当他说到,他现在八十多了,希望自己还能活十年,如果他过世了,就没有人照顾她们了的话语时,志愿者们还是忍不住心中的凄凉。
在塘湾中学,志愿者们利用课间的闲暇,与戴景鑫本人进行了交流沟通。头发蓬松凌乱的小女孩,身上穿着明显大了许多型号的脏兮兮的外套,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个没有父母关心的孩子。但志愿者们还是感受出戴景鑫有了本质的变化,以前的低头驼背被昂首淡然替代了。以前无助黯淡的眼神也被明亮而坚定地目光取代了。志愿者朱琪桂,看到这样的戴景鑫非常的心疼,私人解囊掏出200元塞给她,让她去买一身自己喜欢的衣服,修一个精神一点的发型,并以一个母亲的细腻,叮嘱戴景鑫要注意仪表、仪态的修养。志愿者们还向戴景鑫赠送了励志以及学习方法的书籍,耐心地询问她现在学习遇到了哪些困难,建议她要多阅读、多做题,用勤能补拙的方法把薄弱功课赶上去,戴景鑫坚毅地点了点头,看着虽然个子矮小但却步履从容坚定地走回教室的小女孩,志愿者们的眼中也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带着沉重之后的欣慰,志愿者们又驱车2个多小时车程,一路颠簸赶到了涟源市最西部的伏口镇龙兴村。
龙淼,就读于龙安联校三年级的小学生,这次,看到的龙淼感觉很帅气,因为他的爸爸前几天帮他买了一件新衣服,但他依旧不怎么说话而且声音很小,坐在那里低着头,一动不动。去年的探访中,龙淼提及到他很喜欢看课外书,并且希望能有属于自己的课外书。当志愿者拿出特意买的几本注拼的彩色课外书后,龙淼马上打开并开始认真地阅读,明显地表露出渴求而得的兴奋。志愿者罗早梅,指着书上的拼音,让他对着拼音试着拼读,慢慢地看。志愿者颜沛然看着龙淼不怎么说话,问他现在语文课要不要写日记了,他小声地回答了一声“要写”,从他拿来的日记上可以看得出,九岁的他已经开始懂事,内心世界开始慢慢地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烦恼。日记中写到,他的爱好是看书,也可以看得出他对于妈妈的爱,也许他的妈妈在别人眼中是时而清醒些时而神志不清的女人,可是在他的眼中是一个陪他去街上书店看书的好妈妈;在日记中,他写了自己的烦恼,也许是小学生们的不懂事,有同学欺负他,他没有告诉未识一字的爸爸,也没有告诉老师,只是在日记中写到了自己脾气不好,他一发火,同学们就叫他“火鸡”,他不喜欢同学们那么叫他,他也渴望着能跟同学们玩。了解到这情况后,志愿者蒋和森找到了龙淼的班主任,希望他的班主任能多方关爱龙淼。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龙淼一直没有露过一丝笑容,在合照时,志愿者王姣希望他能笑笑,他使劲把牙齿露出来以为就是笑了,也许,他的生活中不知道如何是自然地笑吧,让人看着很揪心。
在龙淼的家中,志愿者们向龙淼父亲发放了本学期的助学金,并就龙淼的成长与他进行了详细交谈,叮嘱他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心态的成长。
返回的路上,志愿者们讨论了此次出行的感触:经过助学会的真诚帮助,两个孩子都有本质的改变,然而他们今后的成长也是令人担忧的,也许,对于这样不但贫苦而且缺失家庭温情的孩子来说,经济支持必不可少,但心灵的扶持却更加重要,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用真诚的关怀送给他们更多的温暖和阳光!
2017-03-29
上一篇:传承学子高考成绩汇报
下一篇:感恩——教师节,中秋——祝福